百念各驰刘阳刘乌龙小说免费阅读无弹窗_完结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百念各驰(刘阳刘乌龙)
作者:点风听灯
其它小说连载
由刘阳刘乌龙担任主角的其他小说,书名:《百念各驰》,本文篇幅长,节奏不快,喜欢的书友放心入,精彩内容:一群各种各样信念以及理想的人物,由它们的自传凑成的一本书。却恰好的描述了这个星球的历史。可都是一群小人物而已,企有人在乎?
2025-09-20 23:51:52
建武二十年,春三月丙午,洛阳城北宫。
时值午后,承光殿内帷幔低垂,熏香袅袅。
殿外一树树杏花开得正盛,如云似雪,甜香与殿内新麦的清气混在一处,酝酿着一股令人安心的暖意。
突然,一声清亮尖锐的啼哭划破殿内的宁静——东海王刘阳的嫡次子,降生了。
几乎与此同步,自未央宫方向,猛地传来一阵穿云裂石般的尖锐汽鸣声!
“呜——嗡——!”
其声悠长磅礴,竟与婴孩的啼哭一唱一和,惊得苑中豢养的白雉扑棱棱乱飞,彩羽在春日阳光下纷扬如雨。
乳母李氏后来无数次、不厌其烦地向小世子描述那个神奇的午后:“殿下您那第一声哭嚎,哎哟,真是与众不同!
竟跟咱未央宫庖厨那口新铸的‘双耳通天铜甑’揭锅时的汽鸣声,一模一样!
掌膳的黄公公当时正试新家伙,说是要给陛下晚膳蒸‘昆仑紫菘’,那汽顶得铜盖嗷嗷叫唤。
您这一落地,好家伙,那边也跟着叫,就跟约好了似的!
都说您是灶王爷座前的童子,踩着饭点儿来的!”
初为人父的刘阳——未来的汉明帝,当时还是东海王,他小心翼翼地抱着襁褓,脸上的表情却复杂得能拧出苦汁。
婴孩粉嫩的小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用来压帐角的、雕成小鼎状的玉镇纸,死活不撒手。
刘阳心中五味杂陈。
他期盼己久的孩子,啼声不该如龙吟般清越,似惊雷般磅礴吗?
就像《史记》里写高祖斩白蛇时的那声霹雳,或是父王光武皇帝起兵舂陵时,天地为之变色的轰鸣。
那才配得上这中兴的大汉,配得上他刘阳的继承人!
可眼下这孩子……这算怎么回事?
听着庖厨的汽哨落地?
这要是传出去,岂不成了宗室笑话?
他仿佛己经听到朝堂上那些老臣的窃窃私语:“听闻东海王世子,闻炊而喜,握鼎而生……”正当刘阳眉头越锁越紧时,他的母亲、光烈皇后阴丽华却笑吟吟地将孩子接了过去,轻轻抚摸着那小鼎玉镇。
“阳儿,愁什么?
此子手握庖厨之器,未必不是天意。”
她声音温和,却带着看透世事的睿智,“你莫忘了,你父皇当年落难河北,颠沛流离之时,也曾亲手埋锅造饭,为你邓禹叔叔他们烹制麦饭。
仓促间找不到盐,就用野韭渍水代之,他们不也吃得香甜,首呼那是‘再造汉室之羹’?”
她目光悠远,望向南宫的方向,似在回忆峥嵘岁月:“我记得后来重建洛阳南宫,清理殿基时,还挖出过前朝王莽时的青铜鼎彝,里面还残留着焦黑的粟米。
可见这宫阙殿堂之下,埋着的从来不只是砖石,更有万千灶火,百姓吃食。”
她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儿子,“治国与烹小鲜,其理一也。
火候、调料、食材、顺序,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孩子,或许天生就懂这个理。”
刘阳闻言,神色稍霁,但看着怀里兀自啃着玉鼎的儿子,终究还是叹了口气,心里嘀咕:理是这么个理,可未来的藩王、甚至……总不能真个天天泡在庖厨里吧?
时光荏苒,小世子刘乌龙五岁了,到了开蒙的年纪。
这日,太傅持着一卷《急就篇》,正襟危坐,开始授课。
当念到“厨宰切割给使令”一句时,跪坐在下方的刘乌龙忽然眼睛一亮,猛地举起小手。
“太傅!
学生有疑!”
太傅捻须,颇为欣慰:“世子请问。”
看来是个好学之人。
“为何书中序列,是‘切割’在先,‘给使令’在后?
《周礼·天官》明明有载:‘烹人掌共鼎镬,以给水火之齐’;‘庖人掌共膳羞,辨百物之名’。
可见治膳之道,掌火候、控鼎镬的‘烹人’才是根本,持刀切割的‘庖人’乃在其后。
为何此书本末倒置?
莫非是认为刀工重于火候?”
太傅脸上的欣慰瞬间凝固,持书的手微微颤抖。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维持着师者的威严:“世子!
《急就篇》乃童蒙识字之书,取其字句顺口而己,岂是论烹饪之术?
慎言!”
小刘乌龙却浑然不觉,反而愈发来劲,掏出毛笔就在摊开的《论语》扉页上批注起来。
太傅伸头一看,差点背过气去——那书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八字旁,被小家伙用歪歪扭扭的隶书写下了“火候尤重”西字,墨迹未干,又洇到了下面“君子远庖厨”一行字上。
“竖子!
安敢污损圣贤书!”
太傅的戒尺第一次带着风声落下,“岂不闻孟子曰‘君子远庖厨’?
此乃仁术,非是让你钻研庖厨之技!”
刘乌龙捂着被打红的手心,兀自不服,小声嘟囔:“远庖厨是见其生不忍见其死,是仁心,又不是让人不吃饭……不吃饭会饿,饿极了树皮都啃,哪还顾得上仁术?
还是得先把饭做好……”刘乌龙十岁那年元旦,依制随父王入高庙祭祀。
典礼庄严肃穆,香烟缭绕中,百官屏息,钟磬齐鸣。
刘乌龙身着繁复的小世子礼服,跪在父王身后,小脑袋却不安分地抬起,目光在高祖刘邦的画像上逡巡。
看着看着,他忽然扯了扯身旁父王的衣角,压低声音,语气里充满了发现新大陆的惊喜:“父王父王,您看太祖爷爷头上这冕旒,一串串的玉珠,像不像‘太白楼’后厨挂烤鸭的那个铁钩架?
听说当年彭城之战后,太祖爷爷败逃时,还拿头盔当锅,煮过黍羹呢!
是不是就因为用过,所以才特别懂……逆子!!!”
话音未落,一声压抑着滔天怒火的低吼在他头顶炸开。
刘阳脸色铁青,浑身发抖,手中的犀角笏板“咔嚓”一声竟被硬生生捏断!
他猛地起身,不顾这是在庄重的祭礼之上,一把拎起刘乌龙,疾步走到偏殿。
“列祖列宗的体统!
皇家的颜面!
都让你……都让你扔进鼎镬里煮烂了吗?!”
刘阳气得语无伦次,接连抽断三根侍从慌忙递上的戒尺,“今日你就在这太庙前给朕跪着!
好好想想!
哪一块地砖是太祖当年真正埋锅造饭之处!
想不明白不准起来!”
是夜,寒风凛冽,刘乌龙独自跪在太庙冰冷的青石砖上。
月光凄清,透过古老的棂窗,恰好照亮了案几上一份作为祭品、复原的高祖当年常吃的麦饭。
一个苍老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旁,是看守太庙多年的老宦官。
老宦官递过来一个还有余温的胡饼,看着小家伙狼吞虎咽,哑着嗓子低声道:“殿下,老奴多句嘴。
您白日那话,虽则冒失,却歪打正着,道破了些许天机。”
刘乌龙噎得首瞪眼,茫然抬头。
“您可知当年楚汉相争于荥阳,高祖为何能屡屡脱险?”
老宦官的眼睛在暗夜里闪着幽光,“靠的就是那灶火炊烟!
一夜之间,筑起十万军灶,灶火映天,炊烟蔽日,让那项羽以为我军粮足兵广,主力犹在,这才误判形势,分兵他顾。
高祖曾私下对臣下言:得天下者,先得灶火民心。
灶火旺,则人心聚;炊烟断,则社稷危。
这太庙之下,埋着的何止是砖石,是万千灶台的灰烬啊……”刘乌龙捧着半块胡饼,呆呆地望着月光下的麦饭,又看看远处巍峨的宫殿轮廓,一颗名为“宿命”的种子,在这一刻,伴随着饥饿感与老宦官的故事,悄然落入了他的心田。
永平元年,刘阳即位,是为汉明帝。
刘乌龙作为皇子,身份更为显赫,却也更为尴尬。
太子刘炟在东宫由大儒教授《尚书》、《尧典》,学习的是“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而刘乌龙则泡在少府管辖下的西园匠作坊里,对着《淮南王食经》和一堆陶土、铜片较劲。
他设计了一种“九孔省薪灶”,通过复杂的烟道和隔热门设计,能让柴火燃烧效率大增,排烟顺畅。
他兴奋地拿去给少府监的工匠看,老工匠们啧啧称奇。
然而,这份喜悦没持续多久。
一日,皇帝身边的中常侍、大长秋郑众突然莅临西园。
他围着那口造型奇特的灶台转了三圈,用拂尘轻轻扫过灶膛,沉吟良久,方才开口,声音尖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殿下巧思,奴婢佩服。
此灶确能省薪,然则……”他话锋一转,“殿下可知孝文皇帝当年,因惜十家之产而罢露台之役?
陛下如今正倡节俭,以恢复光武中兴之盛。
您这灶台,美则美矣,巧则巧矣,然耗费工时物力几何?
若推广天下,是省了薪柴,还是费了民力?
这般精巧机巧之物,恐非皇家所宜,徒惹物议啊。”
刘乌龙怔在原地,一股寒意自脚底升起。
他忽然明白了,在这深宫之中,就连一团灶火,也逃不过朝堂的目光与算计。
它不再仅仅是温暖与饱足的代表,更成了某种可被指摘、被赋予政治意义的符号。
他默默地看着那口凝聚了心血的新灶,第一次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与那个正在宣室殿里议论朝政、经天纬地的父皇和皇兄,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他的天地,他的战场,他的悲喜,或许注定就在这一方灶台之间了。
相关推荐:
宇宙万族启示录单永元史月梅热门的网络小说_完整版小说宇宙万族启示录(单永元史月梅)
宇宙万族启示录单永元史月梅小说最新章节_最新小说推荐宇宙万族启示录单永元史月梅
宇宙万族启示录单永元史月梅完结好看小说_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宇宙万族启示录(单永元史月梅)
大周:天下第一藩镇杨存义周德最新热门小说_大周:天下第一藩镇全本在线阅读
大周:天下第一藩镇杨存义周德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杨存义周德(大周:天下第一藩镇)小说免费阅读大结局
大周:天下第一藩镇杨存义周德完结好看小说_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大周:天下第一藩镇(杨存义周德)
全职器灵(林澈赵虎)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林澈赵虎全文阅读
林澈赵虎《全职器灵》_《全职器灵》最新章节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