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无冕

大楚无冕

作者: 慕容熠

军事历史连载

军事历史《大楚无冕讲述主角北宫隽李言的爱恨纠作者“慕容熠”倾心编著本站纯净无广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大楚崇元元先帝骤幼帝登兵马大将军北宫隽发动逼宫政架空皇独掌朝内有吏治腐败、国库告外有强敌环他以雷霆手段推行系列变誓要挽救岌岌可危的王朝深宫之长裕太后隐忍布伺机反北宫隽究竟是乱臣贼还是大楚真正的救主?

2025-11-13 06:15:50
崇元元年,冬至夜,帝宫深处。

乾元殿内的炭火烧得正旺,却驱散不掉那彻骨的寒意。

刚刚即大位的小皇帝永祥正蜷那张宽大的龙椅之上,眼皮耷拉。

对下面的六部尚书的奏报充耳不闻,专心的拨弄着手里笼中的金丝雀。

珠帘之后,年仅二十七的圣母长裕太后正襟危坐,努力的想听清大臣口中那些关乎帝国存亡的数字。

国库空虚、边关告急、吏治腐败……每一个奏章都像一把锤子一样重重的敲在她的心头。

先帝的驾崩,留下的只是一个千疮百孔岌岌可危的大楚。

有着朝廷万花筒的户部尚书李言语气圆滑,把国库的亏空轻描淡写的寥寥数语带过,就好像只是临时的困难一样;兵部尚书陈霖,一位行武出身的老将也紧锁眉头,声音洪亮地陈述大楚各个边关告急。

特别是近期接到的探子回报,北方大燕国知道先皇驾崩后边境屯兵数量大增;其余几部尚书——礼部尚书何植、刑部尚书马其、吏部尚书陈奎和工部尚书王卓只是附和的空谈,眼神的闪烁间透露着对龙椅上幼帝的不屑和心中自己的算盘。

突然,殿外一阵甲胄碰撞和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殿内虚伪的平静。

守门太监尖利的呵斥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殿门被猛地踹开的声响!

轰——二十名身披玄甲,腰挂利刃的虎贲军士涌入殿内,冰冷的目光扫过,带来的肃杀之气顷刻间压得所有人喘不过气。

宫女和太监被吓得噤若寒蝉,瑟瑟发抖。

龙椅上的小皇帝永祥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吓不慎掉落了手中的鸟笼,茫然看着殿下的不速之客。

为首者,正是大楚国的军马大将军北宫隽。

他未着全甲,只是一身常服,腰佩先皇赐的宝剑缓步向永祥走去,靴子敲击在金钻上的声音在死寂的大殿回荡。

小皇帝身旁的护卫被眼前的阵势吓的缓缓后退,握刀柄的手也在颤抖,但此时,无一名侍卫敢拔出佩刀。

“陛下,你觉得……你觉得你配坐这个龙椅之上吗?”

永祥先是懵了,随即,被冒犯的皇权意识和孩童的恐惧交织爆发。

他猛地跳起来,站在龙椅上,小脸涨得通红,指着北宫隽迎来的面部尖声叫道:“逆臣!

你敢欺朕!

来人!

给朕把他拖出去砍了!

砍了!”

那几位被吓的发抖属于小皇帝的护卫刚准备有动作,北宫隽身后的虎贲将士“唰”的一声,整齐划一的将刀锋齐齐出鞘半寸,寒光凌冽,杀意瞬间将那微弱的抵抗念头碾碎。

小皇帝看见护卫不敢动,又看到北宫隽那深不见底的眼神,极致的恐惧终于压倒一切。

“哇”地一声哭了出来,转身扑向珠帘之后:“母后!

母后救我!

杀了这逆贼!”

“北宫隽!”

珠帘后,长裕太后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却竭力维持皇太后的威仪,“先帝驾崩未久,尸骨未寒,你身为托孤重臣,竟然敢带兵闯宫,惊扰圣驾,欲行不轨吗?

你眼中可还有君臣纲常?”

北宫隽缓缓首起了身,目光转向珠帘之后,并未首接回答。

就在这时,殿外再次传来喧哗,一名太监连滚带爬的冲了进来,声音带着哭腔:“禀太后、陛下!

御、御林军校尉张勤,带领数百将士到了殿外,求见!”

太后的眼中骤然发出一丝希望的光芒,急声道:“快宣!

张校尉,北宫隽犯上作乱,给哀家即刻诛杀,即刻……”张勤一身戎装,大步进殿。

他先按礼制向太后和她身旁的小皇帝参拜。

太后迫不及待地下令:“张勤,还不快快动手,诛杀此贼!”

然而张勤起身后,转向北宫隽,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单膝跪地抱拳道:“禀大将军!

御林军统领马汉因作乱犯上己被末将拿下,御林军愿听大将军调遣,皇宫各处要道现由末将的御林军把守,局势尽在掌控!”

太后脸上血色瞬间褪尽,身体肉眼可见的晃动了一下,若非强撑,几乎要瘫软下去。

她的最后一丝希望俨然破灭,她明白了,这根本不是救驾,而是里应外合的兵变。

北宫隽淡淡的点了点头,随后下令:“陛下年幼,今日受惊,想必是乏了。

来人,护送皇帝回永宁宫歇息,为安全起见,近日陛下就在寝宫好生读书,无事便不必外出,调一队军士好生保护圣上。”

两名虎贲军士立刻上前,不顾小皇帝永祥的哭喊踢打,半是“搀扶”半是强制地将他带离了乾元殿。

小皇帝的哭像刀子一样剐着太后的心,她只能死死咬着嘴唇,尝到了淡淡的血腥味。

殿内气氛更加凝重。

北宫隽这才转向面无人色的长裕太后,用平稳到可怕的声音说道:“禀太后,微臣来宫之前,为防奸人对皇权不利,己派人重新布置京畿九门的防卫。

目前九门皆由微臣麾下的北精锐虎贲军接手,短日内,太后殿下可暂保无忧。

事出紧急,望太后恕臣先斩后奏之罪。”

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另,臣听闻。

京城郊外驻防的长林军统帅钟麒将军欲趁新皇登基未稳,图谋不轨,欲挟持天子,臣特来护驾,并特来请旨,捉拿此叛贼,以绝后患,方可保皇权无忧!”

钟麒?

太后心中巨震,那是先皇托孤的重臣,也是先帝给她和年仅6岁的永祥留的军中的后手,也是唯一的军事倚仗!

北宫隽此举,是要斩草除根!”

你……你血口喷人!”

长裕太后气的浑身发抖,:“钟将军忠心为国,岂容尔等构陷!”

北宫隽也不再多言,首接从袖中取出一卷早就拟好的懿旨,交给角落里己经抖成筛糠的传旨太监:“请太后用印。”

太监捧着那卷重若千斤的绢帛,颤抖着走到帘前。

长裕太后看着那卷能决定钟麒生死、也能决定他们母子最终命运的旨意,又看下殿下——兵部尚书陈霖双拳紧握,怒目而视,却又敢怒不敢言;户部尚书李言低头垂目,仿佛脚下的地砖是一幅精美的画卷;其他几位尚书更是缩颈弓背,恨不得身怀遁地之术。

无尽的绝望把这位二十七岁的长裕太后一点点淹没。

抵抗,此刻唯有死路一条。

在漫长而又窒息的沉默后,太后最终还是用微不可察的幅度点了点头。

太监如释重负,几乎是扑倒在御案前,用颤颤巍巍的双手盖上了太后玺印,毕恭毕敬的呈到北宫隽面前。

北宫隽接过盖有玺印的懿旨,看都没看,递给身旁亲兵:“传我军令,奉太后懿旨,长林军统帅钟麒谋反,即刻捉拿!

如遇抵抗,可当场诛杀!”

亲兵带着传旨太监疾驰而去,北宫隽这才转身,冰冷的目光扫过惊魂未定的六部尚书:“几位大人,还有事需惊扰太后圣听吗?

如若没有,便自行告退吧。

微臣,尚有紧要国事,需跟太后紧急商议。”

几位尚书如蒙大赦,连告退的礼节都不顾全,几乎是仓皇逃离乾元殿。

偌大的殿宇,顷刻间只剩下高坐珠帘后脸色惨白的长裕太后,以及伫立在殿中、掌握了她和整个楚国命运的北宫隽。

炭火偶尔噼啪作响,映照在北宫隽深沉的阴影。

他缓步走向垂帘后的凤座,走向此时大楚国权力最脆弱,也是最核心的地方。

夜色中,乾元殿的炭火终究未熄灭,只余炉灰中未冷的余烬,就像大楚王朝尚存的最后一丝余温。

相关推荐
  • 宋朝宰相一览表
  • 宋朝时期的十大名人
  • 宋朝皇帝赵匡胤
  • 宋朝的名人名将
  • 宋朝的名人
  • 宋朝的著名历史人物
  • 宋朝十八位皇帝
  • 宋朝著名人物
  • 宋朝人的衣着打扮
  • 宋朝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 北宋风云人物
  • 宋朝造物的风格